山葵的新生產栽培模式
合作業者
圳達貿易有限公司
執行單位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計畫主持人
黃怡菁副研究員
前言
本技術包括建立山葵新栽培模式及山葵新鮮種子之貯藏技術,使山葵種子可以整齊發
芽,以及使發芽後之實生苗快速長成可定植苗。
相關資訊

合作契機與模式
山葵被譽為綠色黃金,在臺灣、大陸及日本等地常供不應求。臺灣山葵產地主要在阿里山地區,由於林政考量及產業出走,山葵之種植面積,自民國82 年起驟降至目前五十多公頃( 甲)。近年興起以山葵之新鮮葉柄所作成之加工產品,來取代以山葵根莖作為鮮用的獨一消費模式,使山葵的加工市場有新的生產潛力。本計畫擬開發山葵的新生產栽培模式,利用臺灣冬天氣候條件,讓山葵苗於9-10 月就在田間定植,於翌年4-5 月收成。此新栽培模式之關鍵,即需於9-10 月即育成具有3 片本葉以上的定植苗。

執行結果
經過2 年產學合作計畫的支持,已經完成「山葵種子貯藏及整齊實生苗之促成栽培技術」,以及「健康種苗於定植後之標準生產及病蟲害管理程序」,目前已完成前項技術之評價和其後的授權公告程序,106 年可供產業技轉。

商品化效益
根據試驗結果顯示,如以中低密度種植,即每分地種4,725 株( 最高密度是每分地12,000-15,000 株),以每株產量1.2 公斤保守估計,則每公頃( 甲) 可有56.7 公噸的產量;又假設產地收價每公斤20 元,則估計約有113 萬的價值。此外亦可促進種苗
業的活化,以每公頃需苗約47,250-150,000 株,如每苗賣價3 元,每公頃將有14 萬至45 萬元的需苗價值。


Photo credit: hirotomo on Visualhunt.com / CC BY-S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