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快遞
活動主題
【產業趨勢】口感媲美鮪魚肚! 國產酪梨盛產中
活動日期
2019 / 07 / 31 ~ 2019 / 09 / 30
活動說明
  口感滑順、植物性脂肪豐富的酪梨是許多愛美和健身同好的必備食材,根據農糧署農產品產量統計,106年的酪梨產量接近9千公噸,遠超過同年度進口602噸,幾乎民眾在市場買到的、夜市裡喝到的都是國產酪梨。每年6至10月是國內酪梨的產季,目前是國內大產區-臺南市大內區紅心圓品種的盛產季,今年產量穩定,目前產地價來到每斤40元之間、已是年度最低,兩週後產量下降、價格也會跟著上升,民眾要吃平價又營養的國產酪梨趁現在!
  臺南市大內區為國內酪梨主要產地,栽種面積約140公頃,年產量可達2000公噸、佔全國總量1/3,大內區農會供銷部主任吳建德表示,油脂成分較高、產量穩定的紅心圓是大內區農民栽種的主力,目前是紅心圓的盛產期,每年價格在這個時間會來到最低點,產地價約1斤40元、市場則約略在55至70元之間,再過2個禮拜,紅心圓產量開始下降,價格也會略為提升,因此現在是享用國產酪梨最好的時機。
  酪梨要怎麼吃才好吃呢?最近網友流行沾哇沙米醬油,聽說口感像吃鮪魚肚,直稱是「素食生魚片」,吳建德說,大內在地人流行沾「蒜頭醬油」,直接吃酪梨感覺不到甜味,但一沾醬油,「先嚐到醬油鹹,接著酪梨的甜味就跑出來了」,越吃越好吃。
  國內酪梨地方品種多,多是在青皮、尚未成熟時採收,屬於後熟的食用方式,但部分品種果皮不會隨著成熟而轉色,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助理研究員蔡惠文建議,最好的區辨的方式是,用手指稍微按壓一下,如果軟了就可以食用了,千萬不要等到深紫色才吃,可能一打開果肉就已經過熟腐敗了。
  臺灣栽種酪梨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治時期,但日治時期由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前身所培育出來的原種,已在戰爭中被摧毀,因此現在場內保留的品種是在戰後從美國引進、後續再自行選育出來的。蔡惠文表示,臺灣多數農民栽種的品種為「實生種」,為農民透過種子栽種、雜交後的果樹,像是紅心圓應該就是由西印度品系在地化後的品種,果形雖大,但果肉粗脂肪含量比例不到10%,因此口感上,有人會覺得「水水的」。
  不過,喜歡脂肪含量高的民眾不用擔心沒有本地酪梨可選,嘉義分所在6年前已授權廠商,生產粗脂肪含量達11%臺農1號品種,蔡惠文表示,因酪梨約在栽種3至4年後產量才會提升,現在市面上數量可能還不多;評估近年國內酪梨栽種面積正在提升,嘉義分所也積極進行新種研發,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口感好、脂肪含量高的酪梨上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