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快遞
活動主題
【產業趨勢】新品種水稻桃園5號晚種早熟 讓出春耕用水高峰期
活動日期
2019 / 11 / 11 ~ 2019 / 11 / 11
活動說明
  因水稻種植耗費水資源,且一期作春耕就正值水資源較缺乏之際,農委會因此推動水資源競用區一期稻作轉旱作,不過,因一期作的產量較大,多數農民還是不願放棄一期作種水稻,二期作才休耕,一期作初期即易引發「搶水」大戰。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於是選育出早熟、產量穩定,又能在高溫季節生長,米粒白堊質少的「桃園5號」,盼能分散水資源使用,於水資源競用區推廣種植。
  桃園、新竹等北部地區,約在每年2月底、3月初進行水稻一期作種植,約7月上旬可收成。因春耕時的水資源不如夏季豐沛,將種植時間往後延,分散一期作水資源高度競爭的時段,才能避免缺水的困擾;但若種植時間延後,穀粒充實期間遭遇高溫,易導致白堊質變多,影響賣相及品質。
  桃園場因此選擇具有早熟特性、不易產生白堊質的「台農71號」,與產量佳的「高雄139號」雜交,育成桃園5號,即使延後至4月上中旬種植,7月底、8月初收成,也不易產生白堊質。
  桃園場副研究員簡禎佑表示,桃園5號避開春耕用水尖峰,並可在二期作插秧前收成,分散水資源的使用時段;並且,一般稉稻生長期在120至130天左右,桃園5號早熟,生長期減少約10天,亦可減少用水量。
  簡禎佑說,桃園5號生長期雖少了10天,但經過桃園、嘉義、彰化、高雄等地的區域種植試驗,其產量仍有每公頃5000至5500公斤,表現穩定,不輸一般稉米;在臺灣5月底氣溫便已可達30度的狀況下,桃園5號要到6月上旬才結穗,但米粒出現白堊質的比例只有1.64%,稱得上是耐熱品種。
  桃園場此水稻新品種今年7月剛命名為桃園5號,預估1、2年後可推廣農民種植。桃園場台北分場9日「都會樂活園藝暨試驗農場開放參觀日」率先展示,並提供品嘗試吃。
相關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