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趨勢
【產業趨勢】夏天養魚、冬天種菜-循環農業個案
產業趨勢
2019 / 12 / 26
  循環經濟是政府重要政策,循環農業即是其中一部分。本年度全國選定12處有機農場,建置循環農業示範場域,由各改良場導入各種農林水畜綜合經營、循環再利用及生態營造等技術,並評估其效益,以建立農業循環園區典範,並擴及他處推廣應用。奇萊美地農場是農漁綜合經營的農場,未來還會增加畜產及教育體驗等元素。
【產業趨勢】蓮霧產季初期果實偏小,品質不變
產業趨勢
2019 / 12 / 10
  今年高屏地區蓮霧由於催花順利、產期正常,將在12月底進入量產,且因無颱風侵擾,預估產量持穩,但仍有少部分蓮霧受到8月豪雨影響。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指出,今年8月有連日豪雨,部分果園積水遲遲未退,導致果樹生長停滯,果實不容易長大,明年1月中旬前採收的蓮霧可能有果實偏小情形,不過,因果實較小,甜度一般也會較高,品質不受影響。
【產業趨勢】溫度參數型水產保單-新增吳郭魚鱸魚
產業趨勢
2019 / 12 / 04
  好冷!入冬濕冷空氣來報到,人能多穿件衣服,魚可就沒辦法,為了讓國內養殖戶多一層保障,漁業署日前宣布開賣吳郭魚與鱸魚溫度參數型水產保單,只要連續10小時氣溫低於攝氏10度即啟動理賠,2種魚種皆提供2種保險金額的選擇,保單受理時間至15日止,保險期間則到明年3月15日。漁業署補助每公頃3分之1保費,每戶上限13萬5000元,有需要的養殖戶可進一步向養殖生產團體與各縣市政府洽詢。
其他訊息
【產業趨勢】海溫大數據應用於鎖管資源之預測
產業趨勢
2019 / 12 / 04
  海水溫度不僅影響氣候,也會影響鎖管的資源量,農委會水試所累積了10年的樣本船作業資料後發現,海面水溫是影響鎖管資源變動的重要因子,水試所已做成預測模式,這套「鎖管資源趨勢預測模式」已經有2年準確預測的經驗,至於明年的鎖管資源量預測,水試所海洋漁業組說,只要等到月底的氣象局海溫預測結果出來後,他們就可以推估了。
【產業趨勢】洋香瓜小型昆蟲密度攀升,防治媒介昆蟲
產業趨勢
2019 / 11 / 29
  近期臺南地區洋香瓜小型昆蟲密度攀升,籲請農民加強防治,以杜絕病毒病傳播的機會。瓜田採收後儘早將殘株等加以處理,避免成為害蟲繁殖溫床。
  病毒可藉銀葉粉蝨、薊馬、蚜蟲等媒介昆蟲傳播,洋香瓜田防治工作首先需注意田區及周邊環境的清潔,鄰近田區對小型昆蟲的共同防治工作相當重要。
【產業趨勢】創全球首例!臺灣棗獲准進韓國
產業趨勢
2019 / 11 / 25
  歷經10年的努力,臺灣成為全球第一個可輸出鮮棗到韓國的國家!未來要銷往韓國的鮮棗只要事先向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申請,經12天低溫檢疫殺蟲處理、再由韓方檢疫人員查證後就能出口。
【產業趨勢】農藥減量綜合管理技術 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產業趨勢
2019 / 11 / 15
  為配合政府推動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政策,積極推廣茶園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技術,而茶園IPM為應用多種病蟲草害管理技術,如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栽培防治等,配合病蟲草害發生時期進行生態管理,以達到有效防治及友善環境等目的。
  本場推廣之技術是輔導茶農系統性地將病蟲害發生時期進行建立專屬該茶園的防治曆,提供正確及安全精準使用化學藥劑之技術,並配合藥劑輪用、耕作防治及物理防治等技術,協助農民建立專屬自己茶園的病情防治曆及防治藥劑清單等,讓農民簡單又方便的管理茶園及達到有效防治病蟲草害之目的。在兼顧農業生產的情形下,除逐步達成化學農藥減量使用的目標外,更可節省茶農病蟲草害管理的生產成本約 20%,不僅達保護環境,更提升茶葉生產及飲用的安全性。
【產業趨勢】新品種水稻桃園5號晚種早熟 讓出春耕用水高峰期
產業趨勢
2019 / 11 / 11
  因水稻種植耗費水資源,且一期作春耕就正值水資源較缺乏之際,農委會因此推動水資源競用區一期稻作轉旱作,不過,因一期作的產量較大,多數農民還是不願放棄一期作種水稻,二期作才休耕,一期作初期即易引發「搶水」大戰。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於是選育出早熟、產量穩定,又能在高溫季節生長,米粒白堊質少的「桃園5號」,盼能分散水資源使用,於水資源競用區推廣種植。
【產業趨勢】警報再響!中國非洲豬瘟海漂豬來襲
產業趨勢
2019 / 11 / 11
  時隔5個月,中國又漂來非洲豬瘟海漂豬!11月6日在小金門東北邊岸際,發現1頭漂流上岸的豬屍,現場採樣送驗後,豬屍已就地焚燒掩埋,檢驗結果9日出爐,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且可判斷豬屍來自中國。
TOP